目的:分析四川汶川地震颅脑损伤患者CT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对地震发生后近2个月内陆续送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因地震致有颅脑损伤史的140名伤员进行颅脑CT分析总结。结果:在本组伤员中,头皮损伤97例(69%);颅骨骨折68例(49%);脑挫裂伤66例(47%);硬膜外和(或)硬膜下积血、积液44例(31%);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26%);脑水肿、软化灶29例(21%);其他43例(31%)。结论:CT扫描能准确、快速、有效地对地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判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起指导作用。
目的:探讨5·12汶川地震中脊柱骨折患者的外伤特点及治疗体会,以便采用有效的诊治措施。方法:以我科收治的地震伤致脊柱骨折患者113例为对象,从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复合伤及外伤急救、骨折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脊柱骨折患者获得较高的治愈率和较低的伤残率。结论:正确的早期处理、全面的诊治方案、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救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的:分析四川汶川地震脊柱损伤患者CT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对地震发生后近2个月内先后送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148名脊柱外伤伤员,进行脊柱骨折特点CT分析。结果:148例伤员共有341个椎骨骨折,其中颈椎骨折49个,胸椎骨折110个,腰椎骨折179个,骶椎骨折3个。压缩骨折43个,爆裂骨折41个,后柱断裂149个,压缩骨折合并后柱断裂6个,爆裂骨折合并后柱断裂102个,骨折脱位18个。148例脊柱伤员有84例伴发椎管狭窄。结论:CT能准确、快速地对地震脊柱损伤患者进行诊断,为临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目的:了解汶川大地震自然灾难对幸存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在地震发生后1月内采用SCL-90对地震灾区幸存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结果:SCL-90各因子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敌对因子灾区幸存者均高于常模,其余各因子灾区幸存者均低于常模;男性、女性之间和不同文化程度之间比较, 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gt;0.05);不同居住地之间比较,躯体化、恐怖和偏执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躯体化症状中,居住农村者均分最高(2.06±1.23),其次为山区幸存者(1.75±0.47),城市幸存者最轻(1.63±0.51)(P= 0.042),而在恐怖、偏执因子分中,居住山区者最高(1.36±0.68;1.59±0.79),其次为农村(1.15±0.39;1.34±0.45),城市最低(1.07±0.30;1.25±0.35)(P均= 0.015)。结论:特大地震自然灾难给幸存者造成的心理创伤很普遍,需要对幸存者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政府卫生部门在制定救援政策时有必要纳入心理危机干预计划。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老年伤员存在的身体结构与功能受损程度及活动、参与能力受限程度,明确其康复护理需求。方法: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康复医师在征得其同意后对其完成资料的收集。结果:共选取研究对象40名。伤员存在多系统多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存在呼吸道感染者4例(10%),截肢者2例(5%),颅脑损伤导致瘫痪者1例(2.5%),骨折者28例(70%)。伤后早期即出现运动功能的下降,26例(65%)患者存在关节活动受限,26例(65%)肌力下降。疼痛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9例(47.5%)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问题。伤后老年伤员日常活动生活能力下降,生活能基本自理者仅13例(32.5%);参与能力受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职业能力受限者36例(90%),休闲娱乐能力受限者33例(82.5%),社交能力受限者25例(62.5%)。结论:老年伤员的康复现状不容乐观,应该引起重视,康复治疗需要及早进行。
目的:分析四川汶川大地震胸部损伤患者影像学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对地震发生后近2个月余陆续送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因地震致有胸部损伤史的155名伤员进行影像学分析总结。结果:在本组伤员中,胸廓骨折139例,胸膜损伤160例,肺损伤55例,纵隔损伤28例,肺部慢性感染39例,肺部肿块2例。其中部分伤员为多处复合性损伤。结论:影像学检查能准确、快速、有效地对地震胸部损伤患者进行判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起指导作用。
目的:探讨四川汶川地震腹部损伤伤员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因汶川地震受伤,需做腹部CT的伤员27例的治疗,进行CT分析。结果:在本组腹部损伤伤员中, 肝脏病变7例,胆囊病变2例,胰腺病变11例,脾脏病变8例,肾脏病变11例,腹腔积液6例,腹腔积气9例,胃肠道病变8例,子宫病变1例。部分伤员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受累。结论: CT检查结合临床治疗能快速、准确、有效的对地震腹部损伤伤员进行判断,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