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s
Author
  • Title
  • Author
  • Keyword
  • Abstract
Advance search
Advance search

Search

find Author "杨光忠" 1 results
  • 217 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总结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2001 年1 月- 2009 年1 月,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7 例。男151 例,女66 例;年龄41 ~ 69 岁,平均55 岁。病程3 个月~ 2 年。椎间盘突出节段C3 ~ 7。双肩、前臂及上肢痛觉减退、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肢体不同程度感觉、运动障碍,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大小便失禁等。X 线片示患者颈椎生理前凸均变小或消失。173 例行颈前路髓核摘除减压加椎间植骨内固定术,44 例行颈后路半椎板减压加椎管扩大术。术前病变椎间隙高度平均0.4 mm。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17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 27 个月,平均13.5 个月。椎间隙植骨于术后2 ~ 4 个月融合,无塌陷。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平均12.9 分,术后2 个月平均15.3 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lt; 0.05)。患者获优194 例,良16 例,可7 例,优良率96.8%。无植骨吸收、脱落、骨不连、钢板及螺钉松动和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术后12 个月病变椎间隙高度平均0.7 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lt; 0.05)。 结论 临床上主要以MRI 影像学和临床表现作为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依据,对病情较重、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及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应选择以颈前路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

    Release date:2016-08-31 05:48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1 pages Previous 1 Next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