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领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为了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外科手术后的切口感染和手术部位的深部腔隙或器官感染,如胸腔感染、腹腔感染、脓肿形成等。此类感染约占医院全部感染的14%~16%,占外科患者感染的38%[1],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每位外科医师均会遭遇到外科感染,这是手术技术自身所决定了的,外科手术必然破坏人体宿主抵抗力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屏障,使得细菌得以进入体内。从外科发展历史看,因外科感染而死亡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19世纪末叶以前,当时截肢术死亡率在25%~90%之间,美国内战时期则为50%左右,这主要是外源性感染所致。但从现代外科学观点看,外科感染的内涵已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如医院内获得性感染超过了患者原有的感染; 体内的内源性正常菌群感染多于外源性致病细菌感染; 外科手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多于需要外科处理的一般化脓性感染。其中SSI已成为值得关注的临床课题。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采取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 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月-6月外科手术患者统计手术部位感染率;以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1月-6月外科手术部位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 结果 2011年1月-6月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01%,2012年1月-6月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性质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 结论 实施目标性监测,加强危险因素管理,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
目的 通过对1例原发于宫颈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的资料及相关文献的复习,全面介绍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 方法 对收治1例罕见原发于宫颈部位的PST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以“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为主题词查阅中国知网(CNKI)及PubMed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该例原发于宫颈部位的PSTT患者术后化学疗法后,目前情况良好,已随访3年,无复发及转移征象。2011年9月1日前,CNKI数据库共报道300余例PSTT病例,PubMed数据库共160余例,其中有2例原发于宫颈部位的PSTT。原发于宫颈部位的PSTT罕见,易误诊,往往需要宫颈活组织检查或宫颈搔刮才能确诊。 结论 原发于宫颈部位的PSTT的预后是否遵循PSTT尚需收集更多的病例证实。PSTT因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通常需要通过诊断性刮宫、活组织检查甚至术后病理检查才能确诊。PSTT首选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多数患者病灶清除后可治愈,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宜选择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EMA-CO)方案或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依托泊苷+顺铂(EMA-EP)方案进行化学治疗,以期改善预后。
目的 探讨幕上手术后远隔幕下部位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干预结果。 方法 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2例经幕上手术后出现远隔幕下部位出血的病例的临床资料。1例患者因颅内动脉瘤经翼点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出现远隔幕下部位出血;1例患者因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出现远隔幕下部位出血。 结果 2例幕上手术患者均在术中或(和)术后大量引流脑脊液,术后发生出血部位均位于远隔幕下,均行积极手术干预,恢复良好,格拉斯预后评分均为4分。 结论 过度引流可能为引起幕上手术后形成远隔幕下部位出血的主要原因,术前、术中、术后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通过少量间断引流脑脊液可以尽量避免发生。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过低的原因,掌握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减少医院感染漏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方法 选择开展较多、手术部位一旦发生感染对患者安全威胁性较大的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或(和)胆管手术,结肠、直肠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疝手术,乳房切除术,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及附件切除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食道贲门手术,腰椎间盘摘除术,监测时间为2011年1月1日-6月30日及2012年1月1日-6月30日,共监测1 180例手术,对手术部位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2011年半年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率1.99%,调整感染率4.74%;比国内报道低6~9倍;通过分析原因,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再培训、加强病原微生物送检等,2012年半年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率4.68%,调整感染率32.12%;与201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841,P=0.000)。 结论 手术部位感染率偏低的原因是医生漏报所致;采取整改措施后,提高了手术部位感染的识别能力,减少了漏报,对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对策。 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9月-2009年9月间收治的31例子宫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1例患者中,初诊确诊仅8例,误诊率74.2%。除5例因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行经腹病灶清除术加子宫修补术或全子宫切除术外,其余26例患者均经氨甲喋呤(MTX)治疗加清宫术或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保守治疗成功。 结论 子宫部位异位妊娠容易误诊,超声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保守治疗安全、有效,可保留生育能力。氨甲喋呤治疗加清宫术可作为治疗子宫部位异位妊娠的主要方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in the uteru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1 patients diagnosed as ectopic pregnancy from September 2002 to September 200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During preliminary diagnosis, only eight patients were accurately diagnosed.The error rate of first diagnosis was 74.2%. Five patients suffered focal cleaning and uterus neoplasty or total hysterectomy due to uncontrollable bleeding.The other 26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cured by conservation treatment of methotrexate (MTX) combined with dilatation and curettage or clearance of focal lesion under hysteroscopy. Conclusion Misdiagnosis of ectopic pregnancy in the uterus is easy to make.The ultrasonography is the main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ectopic pregnancy in the uterus.Conservative treatment is proved to be safe and effective and can preserve the patients’ fertility. Administration of MTX combined with dilatation and curettage is an main therapeutic method in handling ectopic pregnancy in the uterus.
目的:为了提高漏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对其进行病因分析。方法:对54 例漏出性胸腔积液病例就不同年龄及病变部位进行分析。结果:50 岁以下以肾病综合征居首位;50~ 60岁以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及肝硬化为主;60 岁以上岁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居发病之首,其次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侧以心包积液为主。右侧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居发病之首,其次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肝硬化居第三。双侧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居首位,其次为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心脏病居第三。结论:漏出性胸腔积液的发病年龄,病变部位不同病因各异。